公告版位

談死刑存廢-戒殺與護生的抉擇

 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麵到,今天的主角~關廟麵、雲吞、芹菜 (不知道何故,英非常愛吃芹菜)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祖,你為什麼不幫我 
  
《摘錄自野葡萄文學誌2005月四月份,換個腦袋看寓言》

南山上有一座神廟,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。

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,只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,佛祖都會大發慈悲,幫信徒圓他的夢。

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,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,在佛祖誕辰時,親自揹著雞、豬、魚三樣牲禮,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,準備在佛祖的生日時,向佛祖許願。

他爬過一山又一山,當汗流浹背時,他怕失了恭敬的心,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,稍作休息;當身疲力竭時,他怕誤了生辰的時,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,稍作停留。

歷盡千心萬苦,虔誠的信徒終於到了神廟。

他恭敬的將牲禮擺上供桌,噗通一聲跪在地上,雙手合十誠敬的向佛祖禱告說:「靈驗的佛祖啊!我已經考了十年功名,卻都一直無法如願。你的法力無邊,請你看在我這麼虔誠的份上,讓我今年金榜題名吧!」

信徒虔誠的禱告完之後,收拾起牲禮準備打道回府。
他才走出廟口,就看見一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說:「大方的施主呀!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,請你可憐可憐我,給我一點祭拜的牲禮充充饑吧!」

信徒看乞丐髒兮兮的模樣,露出嫌惡的表情揮揮手,說:「走!走!瞧你又破又爛,別弄髒我的牲禮,我的牲禮還要帶回家給妻子兒女吃呢!那裡有你的份!」

乞丐不斷地磕頭乞求,說:「大方的施主呀!我就快餓死了,只要給我一點點牲禮就夠了呀!請你救救我啊!」

信徒怕乞丐來搶他的牲禮,趕緊扛起牲禮,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去。

乞丐餓的全身無力,裹著身上僅有的破毛毯,縮著身子蹲在廟旁。

夜,漸漸深了,天氣也愈來愈冷了,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直打哆嗦的身體緊緊裹住。

不知從那裡突然冒出一隻全身都是膿瘡的癩痢狗,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邊,叼著毛毯一角,蓋住滿是膿瘡的身子,緊緊偎在乞丐身旁取暖。

小狗身上的膿瘡破了,膿沾髒了乞丐的毛毯,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。

乞丐生氣的踹了小狗一下,說:「滾!滾!瞧你滿身又膿又瘡,別弄髒了我的毛毯,這裡可沒有你窩身的地方。」

小狗挨不起痛,淚眼汪汪的慢慢跑開,當天晚上就凍死在神廟的大門邊。

第二天,乞丐雖然有毛毯覆身沒有凍死,但也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。

半年後,虔誠的信徒進京赴考又落榜了。

他氣沖沖的跑上南山,向佛祖抱怨說:「說什麼你的法力無邊,根本都是騙人的,如果你真的靈驗,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考試都沒有辦法幫我,還讓我名落孫山?」

佛祖拿出榜單,問信徒:「為什麼我要幫你?」! 

信徒回答:「我虔誠的扛著牲禮上山,為了趕在你的誕辰之前來到廟裡,一刻也不敢休息,光是這份誠意,你就應該幫我。」

佛祖叫乞丐的靈魂出來,乞丐的靈魂向信徒大聲哀嚎,說:「我只請你給我一點牲禮,讓我填飽肚子,你都不肯,連這一點施捨之心都沒有,佛祖為什麼要幫助你?不過佛祖呀!你也真是殘忍,寧可眼睜睜的看我餓死,也不肯賜一點東西給我吃,難道你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?」

佛祖又叫小狗的靈魂出來,小狗的靈魂向乞丐大聲吠叫,說:「我只求你讓我窩在毛毯旁,給我一點毛毯的溫暖,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,你都不肯了,信徒為什麼要施捨你?佛祖又為什麼要憐憫你?」

最後,佛祖指著信徒說,讓你金榜題名;再指著乞丐說,讓你豐衣足食,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。

但是,你們連自己能力所及,可以輕易幫助別人的,都不肯付出,你們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動這舉手之勞呢?

佛祖說完,順手把信徒的榜單拋到深谷中,信徒再也與功名無緣。

寓言喻語:
有個朋友告訴我,現在的人真是太小氣了,連一個微笑都捨不得送人,難怪會愁眉苦臉,讓人覺得面目可憎。

這段話,讓我起了念,也促成了這篇故事。

我們總是容易把所有心思,放在我們期待「得到」的地方,腦海中無時無刻盤算著,我們做這些事,可以得到什麼利益?可以享受什麼成果?

卻很少把心思,投入可以「喜捨」的部分,想想我們這麼做,別人會不會方便一點?能不能輕鬆一些?

但是,假使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什麼,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必須給我們呢?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不肯伸出援手,那麼在我們需要的時候,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要伸出援手呢?

人跟人之間,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對待相處,都會有回報。如果不是直接回應,也會有因果循環,結果終究會落在自己身上,做最後的承擔。

這晨曦老師:

雖然是一篇很好的因果寓言故事,但是,恐嫌把佛祖的慈悲智慧意境描述得太低,所以,我稍稍補充幾句話.....
但仍非常感謝您能PO這樣一篇良好的因果預言
佛祖大慈大悲,上述話語有些過於凡夫知見的邏輯,凡夫見地的對白,有點冷酷;
〈但也非絕對不然,如果對方執念太重,佛祖或許會下猛藥!〉

1.通常佛祖會以因果天理是「天公地道」的原則來教誨這些人;
會讓他們明白如果沒有「因地」種植善的種籽,佛祖也不便輕易賜予福報;否則任何人用財富、實務就可以賄絡神佛,這不公道。

2.這故事沒有說明這隻狗的來歷與前因,是美中不足之處;當佛祖想要特地幫助一個人,就會給予「因地種善」的機會;
這時候~這隻狗有可能是菩薩特地化身來給人「因地種善」的機會;
又或許,這狗的前世就是一個「強烈慳吝自私」又有很多「惡因業障」的生命,因為很多惡因業障之故,所以沉淪畜牲道,因為「強烈慳吝自私」,所以會死於得不到「棉被庇蔭」而凍死。

依據劣者敝人在下我~對佛法的淺學,以及對佛祖正知見的淺陋理解,上述幾句補充話語,或能稍稍補充一點因果智慧與佛祖的慈悲意境。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唸經能迴向宿世冤親或迴向給親人?

晨曦老師: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學習紫微斗數,不得不讀【心相篇】,有助於人之因果推算與理解。

【心相篇】《宋 ‧ 陳摶 希夷》
心者貌之根,審心而善惡自見;行者心之發,觀行而禍福可知。
出納不公平,難得兒孫長育;語言多反復,應知心腹無依。
消沮閉藏,必是好貪之輩;披肝露膽,決為英傑之人。
心和氣平,可卜孫榮兼子貴;才偏性執,不遭大禍必奇窮。
轉眼無情,貧寒夭促;時談念舊,富貴期頤。
重富欺貧,焉可托妻寄子;敬老慈幼,必然裕後光前。
輕口出違言,壽元短折;忘恩思小怨,科第難成。
小富小貴易盈,刑災准有;大富大貴不動,厚福無疆。
欺蔽陰私,縱有榮華兒不享;公平正直,雖無子息死為神。
開口說輕生,臨大節決然規避;逢人稱知己,即深交究竟平常。
處大事不辭勞怨,堪為橋樑之材;遇小故輒避嫌疑,豈是腹心之寄。
與物難堪,不測亡身還害子;待人有地,無端得福更延年。
迷花戀酒,閫中妻妾參商;利己損人,膝下兒孫悖逆。
賤買田園,決生敗子;尊崇師傅,定產賢郎。
愚魯人,說話尖酸刻薄,既貧窮,必損壽元;
聰明子,語言木訥優容,享安康,且膺封誥。
患難中能守者,若讀書,可作朝廷柱石之臣;
安樂中若忘者,縱低才,豈非金榜青雲之客。
鄙吝勤勞,亦有大富小康之別,宜觀其量;
奢侈靡麗,寧無奇人浪子之分,必視其才。
弗以見小為守成,惹禍破家難免;
莫認惜福為慳吝,輕財仗義盡多。
處事遲而不急,大器晚成;已機決而能藏,高才早發。
有能吝教,己無成子亦無成;見過隱規,身可托家亦可托。
知足與自滿不同,一則矜而受災,一則謙而獲福;
大才與見才自別,一則誕而多敗,一則實而有成。
忮求念勝,圖名利,到底遜人;惻隱心多,遇艱難,中途獲救。
不分德怨,料難至乎遐年;較量錙銖,豈足期乎大受。
過剛者圖謀易就,災傷豈保全元;太柔者作事難成,平福亦能安受。
樂處生悲,一生辛苦;怒時反笑,至老奸邪。
好矜己善,弗再望乎功名;樂摘人非,最足傷乎性命。
責人重而責己輕,弗與同謀共事;功歸人而過歸己,侭堪救患扶災。
處家孝弟無虧,簪纓奕世;與世吉凶同患,血食千年。
曲意周全知有後;任情激搏必凶亡。
易變臉,薄福之人奚較;耐久朋,能容之士可宗。
好與人爭,滋培淺而前程有限;必求自反,蓄積厚而事業能伸。
少年飛揚浮動,顏子之限難過;壯歲冒昧昏迷,不惑之期怎免。
喜怒不擇輕重,一事無成;笑罵不審是非,知交斷絕。
濟急拯危,亦有時乎貧乏,福自天來;解紛排難,恐亦涉乎囹圄,名揚海內。
餓死豈在紋描,拋衣撒飯;亡不由運數,罵地咒天。
甘受人欺,有子忽然大發;常思退步,一身終得安閒。
舉止不失其常,非貴亦須大富,壽可知矣;
喜怒不形于色,成名還立大功,奸亦有之。
無事失措倉皇,光如閃電;有難怡然不動,安若泰山。
積功累仁,百年必報;大出小人,數世其昌。
人事可憑,天道不爽。
如何餐刀飲劍?君子剛愎自用;小人行險僥倖。
如何投河自縊?男人才短蹈危;女子氣盛見逼。
如何短折亡身?出薄言,做薄事,存薄心,種種皆薄。
如何凶災惡死?多陰毒,積陰私,有陰行,事事皆陰。
如何暴疾而歿?色欲空虛。
如何毒瘡而終?肥甘凝膩。
如何老後無嗣?性情孤潔。
如何盛年喪子?心地欺瞞。
如何多遭火盜?刻剝民財。
如何時犯官府?調停失當。
何知端揆首輔?常懷濟物之心。
何知拜將封侯?獨挾蓋世之氣。
何知玉堂金馬?動容清麗。
何知建牙擁節?氣概淩霄。
何知丞簿下吏?量平膽薄。
何知明經教職?志近行拘。
何知苗而不秀?非惟愚蠢更荒唐。
何知秀而不實?蓋謂自賢兼短行。
若論婦人,先須靜默;從來淑女,不貴才能。
有威嚴,當膺一品之封;少修飾,准掌萬金之重。
多言好勝,縱然有嗣必傷身;盡孝廉慈,不特助夫還旺子。
貧苦中毫無怨詈,兩國褒封;富貴時常惜衣糧,滿堂榮慶。
奴婢成群,定是寬宏待下;資財盈筐,決然勤儉持家。
悍婦多因性妒,老後無歸;奚婆定是情乖,少年浪走。
為甚欺夫?顯然淫行。
緣何無子?暗裏傷人。
合觀前論,曆試無差;勉教後來,猶期善變。
信乎骨格步位,相輔而行。
允矣血氣精神,由之而顯。
知其善而守之,錦上添花;知其惡而弗為,禍轉為福!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再悟道德經第二十三章:「…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;德者,同於德;失者,同於失。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…」,轉換為因果說法,即言→種甚麼因得甚麼果,俗語因果之說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不就等於道德經所言「同於道得道,同於失得失」;簡言之,  老子道君與道家所言「天道報應」之涵義等同於坊間所言「因果報應」;所以,因果報應之道理不是舶來品,而是道家自始即傳述。

然而,「天道」是否可以「因果」為之概括?
非也!因果只是天道的一個重要環節;
  老子道君所傳天道尚有若干重要環節,再舉一重要環節,譬若基督宗教核心教義「神愛世人」,這也是  老子道君傳道重點,所以道德經第六十七章:「天下皆謂我道大……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...」,慈即是慈愛、慈悲,就是「神愛世人」之至理;何謂「慈故能勇」,聖賢仙佛相信神愛世人,自己也同神一般愛世人,與  上帝站在同一邊,得到  上帝為後盾,以「道」為依歸,聖賢仙佛自然最勇,凡人無知而不懂「慈」,所以常常憂鬱、驚、怕與患得患失。至於「毀神者」,最是無知。
又,道德經第二十七章:「…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。」,「常善救人、無棄人」也是慈愛之表現,「常善救物、無棄物」則是兼愛萬物生態環保,這也是  老子三寶中「」之深意,  可見道家在兩千多年前即知生態環保之重要性。
人類的腦智比之於神的智慧,猶如螻蟻的腦智比之於人的智慧;  老子道德經的智慧,與無量壽經中  阿彌陀佛的智慧即是如此深邃。所以,劣者在下不敢妄言完全透視天道所有環節,劣者在下以上之論述乃是天道若干重要環節之一二而已,依劣者所能見,至少尚有魂魄環節尚未論述,以後再敘。

文章來源:實證因果紫微斗數學會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蝴蝶效應最早出自一位氣象學者洛倫茲(Lorenz的說法。1979年12月,洛倫茲(Lorenz)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: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,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。

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,偶爾扇動幾下翅膀,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。其原因在於:蝴蝶翅膀的運動,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,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,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,由此引起連鎖反應,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。洛倫茲把這種現象戲稱做"蝴蝶效應",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、非常微小的事情,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。

“蝴蝶效應”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: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,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、調節,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,戲稱為“龍卷風”或“風暴”;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,只要正確指引,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將會產生轟動效應,或稱為“革命”。

蝴蝶效應在因果面則解釋為:一個初發心的微小善念,在持續力行下締結的善果,從旁能影響很多人造善,而自身的善因果除了能夠超拔九玄七祖,亦為自身來世輪迴奠定良善的基礎,福澤綿延於後代累世子孫,綜橫交錯開啟一連串善的循環。

如: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觀,打破階級制度,讓知識學問得以普及化,平民百姓亦能透過學識改變命運,有很大功德;其善因果的蝴蝶效應也反應出在歷史的洪流中,唯有孔家歷經無數皇朝更迭交替,而後代子孫綿延傳承不斷,且皆有很好的功德福報,因而孔家又被稱「天下第一家」;

一個初發心的微小惡念,在持續力行下締結的惡果,從旁也能影響很多人造業,除了祖上災殃、自身來世多世承受業報,並禍延後代累世子孫,綜橫交錯開啟一連串惡的循環。如:陳水扁一家人的命盤實證(陳水扁的天庭因果判決 )。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道德經第七十三章「…天之道,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。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」
老子道祖在此章中明確的諭示了「天道報應」之系統邏輯,所以能「不言而善應」。
不爭而善勝」,所以人算不如天算,人心機關算盡不如天一算。
不召而自來」,因果報應來自於天道,所以儘管人類雖不懂召、不願召、報應卻自天而來。
繟然而善謀」,  老子道祖於此嚴申明示「善惡報應不爽毫髮」,為了諭示天道報應能不爽毫髮之法理,  老子道祖乃於「南北斗經」更進一步教諭「…上繫十二分次天真靈神、下統十二分野地祇主者、四瀆五嶽九州八紘、名山大川城隍社廟、中及人民羣類萬物、無不記繫其簿籍、掌握世人善惡矣…」,  老子道祖正傳之前後道家祖師復於「赤松子章曆」「陳希夷紫微斗數」「因果紫微斗數」中賡續  老子道祖天道報應之真傳,而能實際驗證「天道因果報應」之寶貴道法。

所以,早於釋迦佛陀之前,道家即開啟了「天道因果報應與實證」的一連貫道法;雖人間修行因果之流派眾多,然卻多「不實因果」之說,既不合邏輯也不經事實驗證,所以,若不懂真確的天道因果報應的之輯與驗證,則容易落入其他「不實因果邪說」,修行之路容易墮落旁門邪道。

「老子的天道報應觀」全文至此可算完畢。然而人生修行除了注重因果報應之赦罪與救解之外,還需兼及「魂魄之救贖與超昇」,所以→

有志修道者可繼續閱讀 最珍貴的救贖:因果赦罪救解+魂魄救贖超昇

文章來源:實證因果紫微斗數學會 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十六章:「至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。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、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沒身不殆。」

第五十二章:「復歸其明,無餘身殃,是謂襲常。」

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」 老子道君觀察萬物循環反覆之理,所以道德經四十章又云:「反者道之動」。

文章標籤

英英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